废文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与我何干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4

分卷阅读124

    迹清晰、看起来并不吃力,但时间尚短。所以林海还有小半没有看完。当即摆手道:

“你们先去,我一会儿就来……”

杨枝倒是想应承她,毕竟也不会用多长的时间,不过是因为饭菜已经温过了。

也不能再等了、才想先召唤父母和黛玉过去的,没料到黛玉竟小跑过去,劈手夺了过来。

又小心的将两页报纸折好,就去拖林海,还娇笑道:

“爹爹往日里是怎么叮嘱我的,哪里就要那么急?早说了按时吃饭,才是头等大事,因为这个等一等那个拖一拖的,慢慢不就都要破例了!”

林海反应不及,也无可奈何、由着她起身了。也没忘笑道:

“此乃吾家麒麟儿初次展露头角,怎可平常论之!”

林海才开口,身侧的黛玉就躲到了他身后,用力推着他赶快前行。

但是,嬉笑中也透出了、格外的爽朗和清脆,从林海身后坚定的传了出来,道:

“爹爹既然这样说,就该知道这往后都会是平常事啦!完全不需要大惊小怪,误了平日里的作息习惯的!”

林海哈哈大笑,赞道:

“好!为父是应该这就开始习惯了!”

杨枝也在一边笑道:

“你能借古论今,讨论女子教育的好处,倒是比只拿一两个才女的事例、反复解说,让人信服又耳目一新的很呢!”

黛玉清脆悦耳的声影,立马传了过来她说:

“这本就是曾经历史上的常态,如今都是世人愚昧被蒙蔽太久了。好在,随着这些书墨文章,还有女学的普及,想来那些有过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吧!”

林母也跟着补充道:

“现如今是已经好很多了,早前就都说咱们江南民风开化,当初出愚成立以后虽然艰难也被攻击了些日子。反复了是很久、可毕竟也站稳了脚步,还带动了不少类似学馆的出现。但即便是这样,曾经在这上京城不是也没能立得住!”

之前他们虽然也算是借助了,一些言论上的捆绑,没费什么大力气。可这已经足够说明、大家的思想观念都是有了不小改变的。

林海也忍不住插嘴,终于露出一句,说道:

“说到这个我也想起来、今儿当今也传唤过我,问了几句话,才给我看了一道折子。你们万万想不到,是关于什么的!”

这可真是风水轮流转,也难怪林海先前暗自得意的很呢!想来原来是早就憋着坏了。

杨枝虽然和黛玉对视一眼,知道应该是和现在说的事情离不了太多关系,只是一时半会儿、再没什么头绪,总不可能是皇帝又决定也成立家皇家女子书院吧?

可是不说皇家现在要忙的太多了,哪有工夫会在现下又在这里参一脚,也完全没有什么必要。

杨枝念着真要贸贸然去胡扯乱猜,怕是会让他更加把尾巴翘上天去、只能去眼巴巴望着林父林母了。

林母当然也好奇,只是这点小算盘也都看得门儿清。

忍不住斜眼去瞅林父,用眼神示意道,人家孩子都是长大了就成熟稳重了的。

可他们家,这一个个的,都是养着养着、竟从沉稳变成幼稚的了!

也不知林父到底,是有没有看懂如此复杂的眼神。只恍若未觉坐下来,转过头直接皱眉道:

“还不快说,有本事你也拿自己的著书或学说,再来卖关子……”

林父虽然自己没有都明言,留下了半句,但林海哪能不知道、这是嫌他磨磨蹭蹭,在拿不相干的事来捉弄众人了。

好吧,他也的确是不能反驳。只好磨磨蹭蹭应了是,偷偷往旁边瞟去。

杨枝忽然‘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来,伸手去推了他一把。这就道:

“好了是我错啦!不该先早早的、先吊了你胃口那么久了!”

众人原来是被殃及池鱼的,这才知晓了林海今日,为什么对黛玉小小的问题这么多执念。

见黛玉也在那捂嘴偷笑,林海很正经的咳了一声,说道:

“这是你自己多想了,我不是才应承了父亲要说嘛!整理整理思路,这就要说了,怎么会是那么小心眼儿、还斤斤计较的。”

杨枝眼下是拿他没有办法,只能暗自记下,打算等回头再让他见识下、什么才是真正计较的。但现在,还是赶紧摊手跟他说:

“好,好!是我,你还是赶紧说正事吧!”

“是贝州有知府上报,其治下陈家有三女,立誓不嫁、欲以学名家!当今欲试其才,今日已经批下命人传召了。”

说着林海还不忘介绍,那陈父是儒生,但也没有反对是悉数允了的。这才感叹道:

“凡是都是上行下效,有此事添油加火、黛玉的文章我虽还没看完,但在这个浪尖上了。又有咱们家要发行的报纸,必定是广传天下,怕是比以往那些事、加在一起的影响还要大了!”

杨枝听完,也是感慨良多,但现在最重要的也是去询问黛玉,道:

“黛玉可害怕?若你一时没准备好,咱们不妨就押后一些,这也才试印了几份、什么都来得及的!”

报纸虽也会传播大半的天下,但是单一的文章能真正影响的本就有限。

而事实上古代如今除了少数人、还在拥簇无才之类的观念,其实大多人还是很重视女儿的教育问题的。只是在学习内容的偏差上,让很多人去以为,还是离他们太远的。

是都既不相信,女孩子能学好他们擅长的,也不觉着女孩子学这些、能有什么用处的!

不过说这些也是太远了,暂且不提。

只是杨枝觉着,黛玉可以小跑着跳个级,这也确实是她的水平已经到了的。

但是,忽然出现这一家,为了读书就在年纪尚轻时,已经开始挑战整个社会传统观念的情况。

无论是否真才实学,但在他人口中,无疑要受到更多苛责和非议。而黛玉此时的文章,会天然就站在她们一方,无疑也会被拿了放大镜格外仔细审视的。

杨枝自己不惧怕这些,可惜却并没有这种水平、文采。

但她还是希望,能再等个几年,至少要黛玉的思想和心态、都真正成熟了再去面对这种情况也好些。这完全是打乱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