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1
兴趣,她恨不得手里有只录音笔或录像机,可以把戏台上的表演录下来,回去仔细研究研究。
她这边注意着戏台,薛氏那边却将注意力集中在戏台下的儿子身上,看着他与宇儿几个孩子玩在一处,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些孩子,隐隐以宇儿为首,将他围坐在中间,听他指挥,宇儿的来历薛氏自然是清楚的,她有些诧异地看着这一幕,再看看自己身旁身子微微前倾,认真听戏的蓝怡,更升起一股子由衷的钦佩。
看着戏即将收尾,薛氏笑着对蓝怡说道:“还说你不喜听戏,听说过几日庙会边搭台唱大戏,既然爱听,不如早些带孩子过去瞧瞧。”
蓝怡笑着回应,“是呢,婶子一起去吧。”
这本是一句客气的话,没想到薛氏竟认真点头,“也好,兴祖这孩子总吵着嫌我不出门呢。好容易与你聊得投机,一块去转转也好有人作伴。”
蓝怡眨眨眼,自己与她聊得很投机么?薛氏见她这样子,呵呵笑了起来。
“婶子今天请你过来,是有事打算与你商量。”
“婶子请讲。”
“还是村里的女娃子们入学的事情,”薛氏向蓝怡凑了凑,认真说到,“我也不只是为了兴祖,男女毕竟有别,若女娃子们入学,除了识字,还能学刺绣和打络子等手艺,村里人定不会反对的。”
蓝怡认真想了想,“婶子,你说的是不错。不过村里人送孩子上学,本就需要买不少纸笔,如果学刺绣和打络子,还得多买绸布和丝线这些东西,怕是大伙手中拮据,拿不出来的。再说了,若是男女分开上课,村里的夫子们怕是更忙不过来,现在里正叔就发愁着不知去哪里请夫子,还有,学习刺绣得需要专门的女夫子,咱们村刺绣手艺好的可不多。”
这些薛氏显然是早就想到了,“买绣架、绣布和丝线的钱婶子这里可以出,我也可以每隔一两日抽出半天功夫去义学里教孩子们手艺。”
蓝怡建议道,“婶子,这是好事啊,你应该跟里正叔他们提,村里的义学都是里正叔和几个族长管着的,我赞成也没什么用处不是?”
薛氏抿抿嘴,敛起笑意,“村里和族里的人。多少对我都有几分顾忌,老爷也不赞成我去义学教孩子。所以我想这若能有你们提出来,再让赵里正上门来跟老爷讲。他定不好驳了里正的面子。我晓得,你平日虽不出门,但是在村里的妇人中说话还是有一定的份量的,才找你来商量,我不要工钱,只是想为孩子们做些事,万一她们将来遇人不淑,也能有个糊口的营生,女子生存本就要难上许多。”
蓝怡点头。“我可以跟里正叔提一提,但是,婶子,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咱们之间,还有什么需要顾忌的,你但说无妨。”
蓝怡认真说道:“婶子的想法是好的,就该主动去做,我晓得这两年你为村里做了好几件实事,村里的大伙都你都是怀着感激的。不要太看低自己。你不走出去,只在这里猜测是没用的,只会让自己难受而已。”
闻名不如见面,蓝怡在未见到薛氏前。也认为她是一个小家子气,只懂得享受钻营的小丫鬟罢了,现在捡了她。只觉得她举手抬足间满是成熟的魅力和大气,丝毫看不出小丫鬟的气息。再加上今日她的一番话。更不是没见识的小丫鬟能说出来的。她心里不禁好奇,这样的人。怎么会是丫鬟,又怎么会嫁给周财主做了填房?
薛氏动容,认真点头,此事戏将散场,村里人三三两两地拎着凳子往会走,蓝怡也站起身,“婶子,我就先回去了。”
薛氏点头,站起身低声说道,“我瞧着人群里有两个人总盯着你瞧,你可认得?”
伸着薛氏的眼神,蓝怡低头,看到火把处站着的,乃是村里的郑寡妇几个,她看到蓝怡瞧过来,不屑地扭头与旁边的几个妇人大声说笑着,还夸张地扭动身子,引来不少人注意,她透过来的眼神,含着怨毒和不干。
自从蓝怡和周卫极定亲的消息传出去后,郑寡妇没少在村里说蓝怡的话坏,好在能团结在她周围的人不过是周阳媳妇和周四发家的胡氏几个,成不了大气候,蓝怡也不惧她。
正月初七人日之后,村里人开始串门子做活计,不少人家带着孩子进城看花灯、烧香拜佛。大周信佛崇道,衙门也对僧道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僧人和道士是不用交租的,加之香火旺盛的寺庙有不少香客捐钱,许多出家人的日子过的很富足,很多人混不下去了想剃头做和尚还得讲究慧根、托关系走门路,否则寺庙是不收的。更有些人自家生的孩子多了养不活,也会偷偷送到寺庙或尼姑庵门口,庙里的和尚和尼姑不会见死不救的,是以庵庙里小和尚小尼姑不少。
薛氏虽说要与蓝怡一起去听戏,但是因为周财主一直未离开家,她也没抽出空来,正月十四这日,周卫极套上马车接蓝怡四人去城里进城花灯。
贾氏本不打算去,可蓝怡说她一个人照顾不了两个孩子,她也就跟着了。
马车后晌出发,先去逛了庙会。庙会很热闹,卖东西的,搭台唱戏的,耍猴的,表演杂技的,套鱼套圈的,掷骰子赢糖块的,让人目不暇接。周卫极抱着文轩四处看,文轩坐在周卫极肩头,一直大呼小叫兴奋着,宇儿拉着蓝怡的手也很羡慕,不过他也知道周卫极的胳膊还没好利索,没法抱两个,便乖乖地跟在娘亲身边,蓝怡和贾氏带着她四处瞧着,并不催促他,只要他想看的、想要的就看、就买。贾氏在后边帮着两个孩子拎东西,也是感兴趣的四处瞧着。
几人停在套圈的摊子前,套圈,就是摊主拉开一条绳子隔开人群,绳子一边散乱放着各种小瓷器和好玩的小玩具,他再拿着比胳膊粗一点的皮圈吆喝生意,一文钱套一个,只要能套中的都归客人所有。宇儿和文轩很感兴趣,每人套了五个都没有中,就拉着周卫极套,周卫极自然晓得其中的技巧,几乎是孩子们指哪个他就套哪个,摊主见此脸上的笑容都挂不住了。蓝怡见好就收,抱着赢回来的玩具拉着他们走开,一下午,他们几乎把能看能玩的都转了个遍。
等到华灯初上,几人把东西放进车厢里,在路边吃热汤面,蓝怡心疼周卫极,他带着两个孩子虽说不累,但也是满头大汗的,蓝怡几次问他胳膊疼不疼,周卫极只摇头笑着。
因为有去年逛花灯被挤踏的经历,蓝怡今年看花灯都不敢去人多的地方,只挑冷清的去处走着。蓝怡和贾氏领着孩子,周卫极在后边保护着,周卫极对城里的街道十分熟悉,知道哪里安全,哪里花灯好看,带着四人转了过去。今年的花灯比去年还要多,宇儿选了莲花灯,文轩选了梨形灯,拿在手里便开始猜灯谜看热闹。
她这边注意着戏台,薛氏那边却将注意力集中在戏台下的儿子身上,看着他与宇儿几个孩子玩在一处,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些孩子,隐隐以宇儿为首,将他围坐在中间,听他指挥,宇儿的来历薛氏自然是清楚的,她有些诧异地看着这一幕,再看看自己身旁身子微微前倾,认真听戏的蓝怡,更升起一股子由衷的钦佩。
看着戏即将收尾,薛氏笑着对蓝怡说道:“还说你不喜听戏,听说过几日庙会边搭台唱大戏,既然爱听,不如早些带孩子过去瞧瞧。”
蓝怡笑着回应,“是呢,婶子一起去吧。”
这本是一句客气的话,没想到薛氏竟认真点头,“也好,兴祖这孩子总吵着嫌我不出门呢。好容易与你聊得投机,一块去转转也好有人作伴。”
蓝怡眨眨眼,自己与她聊得很投机么?薛氏见她这样子,呵呵笑了起来。
“婶子今天请你过来,是有事打算与你商量。”
“婶子请讲。”
“还是村里的女娃子们入学的事情,”薛氏向蓝怡凑了凑,认真说到,“我也不只是为了兴祖,男女毕竟有别,若女娃子们入学,除了识字,还能学刺绣和打络子等手艺,村里人定不会反对的。”
蓝怡认真想了想,“婶子,你说的是不错。不过村里人送孩子上学,本就需要买不少纸笔,如果学刺绣和打络子,还得多买绸布和丝线这些东西,怕是大伙手中拮据,拿不出来的。再说了,若是男女分开上课,村里的夫子们怕是更忙不过来,现在里正叔就发愁着不知去哪里请夫子,还有,学习刺绣得需要专门的女夫子,咱们村刺绣手艺好的可不多。”
这些薛氏显然是早就想到了,“买绣架、绣布和丝线的钱婶子这里可以出,我也可以每隔一两日抽出半天功夫去义学里教孩子们手艺。”
蓝怡建议道,“婶子,这是好事啊,你应该跟里正叔他们提,村里的义学都是里正叔和几个族长管着的,我赞成也没什么用处不是?”
薛氏抿抿嘴,敛起笑意,“村里和族里的人。多少对我都有几分顾忌,老爷也不赞成我去义学教孩子。所以我想这若能有你们提出来,再让赵里正上门来跟老爷讲。他定不好驳了里正的面子。我晓得,你平日虽不出门,但是在村里的妇人中说话还是有一定的份量的,才找你来商量,我不要工钱,只是想为孩子们做些事,万一她们将来遇人不淑,也能有个糊口的营生,女子生存本就要难上许多。”
蓝怡点头。“我可以跟里正叔提一提,但是,婶子,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咱们之间,还有什么需要顾忌的,你但说无妨。”
蓝怡认真说道:“婶子的想法是好的,就该主动去做,我晓得这两年你为村里做了好几件实事,村里的大伙都你都是怀着感激的。不要太看低自己。你不走出去,只在这里猜测是没用的,只会让自己难受而已。”
闻名不如见面,蓝怡在未见到薛氏前。也认为她是一个小家子气,只懂得享受钻营的小丫鬟罢了,现在捡了她。只觉得她举手抬足间满是成熟的魅力和大气,丝毫看不出小丫鬟的气息。再加上今日她的一番话。更不是没见识的小丫鬟能说出来的。她心里不禁好奇,这样的人。怎么会是丫鬟,又怎么会嫁给周财主做了填房?
薛氏动容,认真点头,此事戏将散场,村里人三三两两地拎着凳子往会走,蓝怡也站起身,“婶子,我就先回去了。”
薛氏点头,站起身低声说道,“我瞧着人群里有两个人总盯着你瞧,你可认得?”
伸着薛氏的眼神,蓝怡低头,看到火把处站着的,乃是村里的郑寡妇几个,她看到蓝怡瞧过来,不屑地扭头与旁边的几个妇人大声说笑着,还夸张地扭动身子,引来不少人注意,她透过来的眼神,含着怨毒和不干。
自从蓝怡和周卫极定亲的消息传出去后,郑寡妇没少在村里说蓝怡的话坏,好在能团结在她周围的人不过是周阳媳妇和周四发家的胡氏几个,成不了大气候,蓝怡也不惧她。
正月初七人日之后,村里人开始串门子做活计,不少人家带着孩子进城看花灯、烧香拜佛。大周信佛崇道,衙门也对僧道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僧人和道士是不用交租的,加之香火旺盛的寺庙有不少香客捐钱,许多出家人的日子过的很富足,很多人混不下去了想剃头做和尚还得讲究慧根、托关系走门路,否则寺庙是不收的。更有些人自家生的孩子多了养不活,也会偷偷送到寺庙或尼姑庵门口,庙里的和尚和尼姑不会见死不救的,是以庵庙里小和尚小尼姑不少。
薛氏虽说要与蓝怡一起去听戏,但是因为周财主一直未离开家,她也没抽出空来,正月十四这日,周卫极套上马车接蓝怡四人去城里进城花灯。
贾氏本不打算去,可蓝怡说她一个人照顾不了两个孩子,她也就跟着了。
马车后晌出发,先去逛了庙会。庙会很热闹,卖东西的,搭台唱戏的,耍猴的,表演杂技的,套鱼套圈的,掷骰子赢糖块的,让人目不暇接。周卫极抱着文轩四处看,文轩坐在周卫极肩头,一直大呼小叫兴奋着,宇儿拉着蓝怡的手也很羡慕,不过他也知道周卫极的胳膊还没好利索,没法抱两个,便乖乖地跟在娘亲身边,蓝怡和贾氏带着她四处瞧着,并不催促他,只要他想看的、想要的就看、就买。贾氏在后边帮着两个孩子拎东西,也是感兴趣的四处瞧着。
几人停在套圈的摊子前,套圈,就是摊主拉开一条绳子隔开人群,绳子一边散乱放着各种小瓷器和好玩的小玩具,他再拿着比胳膊粗一点的皮圈吆喝生意,一文钱套一个,只要能套中的都归客人所有。宇儿和文轩很感兴趣,每人套了五个都没有中,就拉着周卫极套,周卫极自然晓得其中的技巧,几乎是孩子们指哪个他就套哪个,摊主见此脸上的笑容都挂不住了。蓝怡见好就收,抱着赢回来的玩具拉着他们走开,一下午,他们几乎把能看能玩的都转了个遍。
等到华灯初上,几人把东西放进车厢里,在路边吃热汤面,蓝怡心疼周卫极,他带着两个孩子虽说不累,但也是满头大汗的,蓝怡几次问他胳膊疼不疼,周卫极只摇头笑着。
因为有去年逛花灯被挤踏的经历,蓝怡今年看花灯都不敢去人多的地方,只挑冷清的去处走着。蓝怡和贾氏领着孩子,周卫极在后边保护着,周卫极对城里的街道十分熟悉,知道哪里安全,哪里花灯好看,带着四人转了过去。今年的花灯比去年还要多,宇儿选了莲花灯,文轩选了梨形灯,拿在手里便开始猜灯谜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