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
书迷正在阅读:雌伏、施然若梦、吃了这碗狗粮[快穿]、朱颜玉色、我有一千张面孔、毕业不分手、当高冷女总裁穿进玛丽苏文、每次穿越都被甩、重臣不做粉侯、帝美人
装出一副乖巧的样子。
黄锦离开之后,顾绾松了口气,希望这老头子可不要发现什么问题。
黄锦自然是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他想着这个麻烦的小丫头总归只是个小丫头,不至于干出来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吧。
夏言府邸。
夏言拿着那封书信,若说是字迹,这封信绝对不是出自兰君的手笔,信的内容也是十分的没有价值,而且也不像是兰君的文笔。
夏言将信塞入信封,随意一瞟,却发现这信封里面密密麻麻写着字。
这些字极其细小,而且绝对不是用毛笔写出来了,夏言心下一愣,赶忙打开信封,放在灯下细细
他那双原本暗淡的眼睛突然变得明亮了几分。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年节,黄锦的宅院里虽然也是张灯结彩,可是却让人感觉不到一点热闹的感觉,这老头子大过年肯定是要陪嘉靖的。
顾绾一个人好不孤单,顾绾正准备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却听见外面烟花的声音。
她突然很想去看烟花,就算此时只有她一个人,她也很想去看。
顾绾披上衣服,出了屋门,一阵凌厉的北风出来,顾绾走过长长的抄手游廊,来到黄宅最高的阁楼。
此时满天的火树银花,倒也衬的这黑黝黝的天空有了几分生气。
此时此刻顾绾不禁伸出手,鹅毛大雪翩然而落。
这倒也算是嘉靖二十一年的最后一场雪,顾绾从未想过,自己竟然会一个人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
千里之外,驿道之上。
王偕坐着马车,马车里同坐着一个书童,书童有些郁闷的说道:“公子,哪有大过年的出门赶路啊?”
此时驿道之上人迹罕至,前几日下的雪还未融化,此时赶路确实不太妥当。
只是此时王偕表情凝重,他打开帘子,看到外面翩然而落的大雪,微微叹了一口气。
“此时她一点消息也没有,你叫我如何不着急。”
“前些时日,公子的老师不是回信了吗,信中提到有人以公子你的名义送了一封信,那就说明,顾家娘子一定没有事情。”
王偕伸出手,接住翩然而落的雪花。
“希望她无事。”
第七十二章嘉靖
嘉靖二十二年,正月初一。
照例嘉靖帝是要看一看群臣的贺表,大部分阁臣均是两榜进士出身,文笔自然不会差到哪里,特别是严嵩的那一首青词,端的是绝好的文采。
这让本就喜好此道的嘉靖不禁龙心大悦。
照例赏了这新晋的严阁老一些东西。
只是看到夏言的贺表,眉头却微微皱起,只是随意扫了几眼,便觉得不同寻常。
一旁侍候的黄锦看到嘉靖如此模样,不禁心中一震,轻声说道:“这夏大人可是写了什么?”
“你看看吧。”
嘉靖吧贺表扔给黄锦,黄锦拿过来看了看,同样的眉头皱起,他思索半天,开口说道:“夏大人当真是一心为朝廷分忧啊。”
嘉靖沉默,并未接话,他摸索着那张纸。
片刻之后开口说道:“过几日,宣他进宫。”
“是。”
就在此时外面进来了一个小道士,小道士看着嘉靖十分恭敬的说道:“道君,该服丹了。”
嘉靖起身向殿外走去,黄锦被留在大殿里。
他看着那封贺表,面上表情无比复杂。
黄家大宅。
顾绾躺在被窝里不想出来,这北方的炕头实在是太舒服了,下面烧的热热的,一整天都不想要出去。
而且顾绾此时却也用不着出去。
就在此时,从外面进来一个侍女,带过来一股子凉风。
“娘子,今日您要出去一趟。”
顾绾躺在被窝里,连头都没有抬。
“之前不是不让我出去吗?今个怎么又让我出去了呢?”
侍女一阵无奈,她走到顾绾跟前,拿出一身衣服,对着顾绾说道:“夏大人有请,这乃是老爷特意吩咐的。”
顾绾一听到夏大人有请,一麻溜就爬起来了。
换好衣服,又被丫头强行戴上了幕离,出去还得被人扶着。
顾绾只记得自己被扶上马车,然后带到一处酒楼的包间处,才得以将一身的装备给卸下来。
此时包间里坐着一位华服老者,面容清瘦,一双眼睛暗含光华,老者正端着一杯茶,看起来十分悠闲的样子。
“您是夏大人?”
“娘子叫我老师便好,兰君估计半月之后便到京师了。”
顾绾一愣,王偕怎么会来京师。
“兰君担心娘子的安危,便不顾风雪从太仓,千里迢迢赶往京师。”
顾绾听完不禁一阵窝心,此时天气寒冷之极,却也不知道王偕如何了,毕竟他并非身子强健之人。
“不知老师这次找我来,所谓何事?”
夏言笑了笑说道:“我便直接称呼娘子为阿绾如何,总归我也算是你的长辈。”
“自然可以的。”
“老夫倒是一直非常奇怪,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才能孤身一人前往帝京,凭一介女流却也能撼动乾坤。”
顾绾听得有些脸红,她这哪里是撼动乾坤,明明是运气比较好,而且恰巧知道一些秘闻,也说不上什么撼动乾坤,这位夏大人倒是和顾绾想象不同。
“老师谬赞了。”
夏言从怀中拿出一个信封,这个黄色的信封已然被人裁剪整齐,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跃然于眼底。
“这是娘子的手笔?”
“并非,这时家兄的,上面所有的想法都是家兄所想,但是家兄举业在身,只好由我代劳。”
夏言沉吟片刻,开口说道:“阿绾这一次上京,倒也算是一箭双雕。”
顾绾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老师言重了,却也只是碰碰运气,好运而已。“
“令兄名讳?”
“顾维钧,应天府乡试第十六名。”
夏言摸了摸胡子,沉吟道:“却也不错。”
顾绾与这老头子吃了一顿饭,倒是分外融洽,史书上说这位夏
黄锦离开之后,顾绾松了口气,希望这老头子可不要发现什么问题。
黄锦自然是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他想着这个麻烦的小丫头总归只是个小丫头,不至于干出来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吧。
夏言府邸。
夏言拿着那封书信,若说是字迹,这封信绝对不是出自兰君的手笔,信的内容也是十分的没有价值,而且也不像是兰君的文笔。
夏言将信塞入信封,随意一瞟,却发现这信封里面密密麻麻写着字。
这些字极其细小,而且绝对不是用毛笔写出来了,夏言心下一愣,赶忙打开信封,放在灯下细细
他那双原本暗淡的眼睛突然变得明亮了几分。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年节,黄锦的宅院里虽然也是张灯结彩,可是却让人感觉不到一点热闹的感觉,这老头子大过年肯定是要陪嘉靖的。
顾绾一个人好不孤单,顾绾正准备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却听见外面烟花的声音。
她突然很想去看烟花,就算此时只有她一个人,她也很想去看。
顾绾披上衣服,出了屋门,一阵凌厉的北风出来,顾绾走过长长的抄手游廊,来到黄宅最高的阁楼。
此时满天的火树银花,倒也衬的这黑黝黝的天空有了几分生气。
此时此刻顾绾不禁伸出手,鹅毛大雪翩然而落。
这倒也算是嘉靖二十一年的最后一场雪,顾绾从未想过,自己竟然会一个人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
千里之外,驿道之上。
王偕坐着马车,马车里同坐着一个书童,书童有些郁闷的说道:“公子,哪有大过年的出门赶路啊?”
此时驿道之上人迹罕至,前几日下的雪还未融化,此时赶路确实不太妥当。
只是此时王偕表情凝重,他打开帘子,看到外面翩然而落的大雪,微微叹了一口气。
“此时她一点消息也没有,你叫我如何不着急。”
“前些时日,公子的老师不是回信了吗,信中提到有人以公子你的名义送了一封信,那就说明,顾家娘子一定没有事情。”
王偕伸出手,接住翩然而落的雪花。
“希望她无事。”
第七十二章嘉靖
嘉靖二十二年,正月初一。
照例嘉靖帝是要看一看群臣的贺表,大部分阁臣均是两榜进士出身,文笔自然不会差到哪里,特别是严嵩的那一首青词,端的是绝好的文采。
这让本就喜好此道的嘉靖不禁龙心大悦。
照例赏了这新晋的严阁老一些东西。
只是看到夏言的贺表,眉头却微微皱起,只是随意扫了几眼,便觉得不同寻常。
一旁侍候的黄锦看到嘉靖如此模样,不禁心中一震,轻声说道:“这夏大人可是写了什么?”
“你看看吧。”
嘉靖吧贺表扔给黄锦,黄锦拿过来看了看,同样的眉头皱起,他思索半天,开口说道:“夏大人当真是一心为朝廷分忧啊。”
嘉靖沉默,并未接话,他摸索着那张纸。
片刻之后开口说道:“过几日,宣他进宫。”
“是。”
就在此时外面进来了一个小道士,小道士看着嘉靖十分恭敬的说道:“道君,该服丹了。”
嘉靖起身向殿外走去,黄锦被留在大殿里。
他看着那封贺表,面上表情无比复杂。
黄家大宅。
顾绾躺在被窝里不想出来,这北方的炕头实在是太舒服了,下面烧的热热的,一整天都不想要出去。
而且顾绾此时却也用不着出去。
就在此时,从外面进来一个侍女,带过来一股子凉风。
“娘子,今日您要出去一趟。”
顾绾躺在被窝里,连头都没有抬。
“之前不是不让我出去吗?今个怎么又让我出去了呢?”
侍女一阵无奈,她走到顾绾跟前,拿出一身衣服,对着顾绾说道:“夏大人有请,这乃是老爷特意吩咐的。”
顾绾一听到夏大人有请,一麻溜就爬起来了。
换好衣服,又被丫头强行戴上了幕离,出去还得被人扶着。
顾绾只记得自己被扶上马车,然后带到一处酒楼的包间处,才得以将一身的装备给卸下来。
此时包间里坐着一位华服老者,面容清瘦,一双眼睛暗含光华,老者正端着一杯茶,看起来十分悠闲的样子。
“您是夏大人?”
“娘子叫我老师便好,兰君估计半月之后便到京师了。”
顾绾一愣,王偕怎么会来京师。
“兰君担心娘子的安危,便不顾风雪从太仓,千里迢迢赶往京师。”
顾绾听完不禁一阵窝心,此时天气寒冷之极,却也不知道王偕如何了,毕竟他并非身子强健之人。
“不知老师这次找我来,所谓何事?”
夏言笑了笑说道:“我便直接称呼娘子为阿绾如何,总归我也算是你的长辈。”
“自然可以的。”
“老夫倒是一直非常奇怪,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才能孤身一人前往帝京,凭一介女流却也能撼动乾坤。”
顾绾听得有些脸红,她这哪里是撼动乾坤,明明是运气比较好,而且恰巧知道一些秘闻,也说不上什么撼动乾坤,这位夏大人倒是和顾绾想象不同。
“老师谬赞了。”
夏言从怀中拿出一个信封,这个黄色的信封已然被人裁剪整齐,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跃然于眼底。
“这是娘子的手笔?”
“并非,这时家兄的,上面所有的想法都是家兄所想,但是家兄举业在身,只好由我代劳。”
夏言沉吟片刻,开口说道:“阿绾这一次上京,倒也算是一箭双雕。”
顾绾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老师言重了,却也只是碰碰运气,好运而已。“
“令兄名讳?”
“顾维钧,应天府乡试第十六名。”
夏言摸了摸胡子,沉吟道:“却也不错。”
顾绾与这老头子吃了一顿饭,倒是分外融洽,史书上说这位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