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耽美小说 - 台湾娱乐1971(YD)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48

分卷阅读648

    在荣哥是总堂主,帮主的位置给你空着,就等你回来。”

“干得不错。”陈启礼对王梓荣道,“帮主还是你来做吧。”

吴敦是陈启礼的铁杆心腹,急道:“你说什么呢,大家都等着你回来,我们说好要扫平整个台湾的。”

陈启礼语气平淡地说:“混这条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我已经想清楚了,出来后做点小生意,打打杀杀地事情就不要来找我了。就这样吧。”

吴敦还要说话,陈启礼按住他的肩头,看了他一会儿说:“跟着阿荣好好干。”

陈启礼向来说一不二,吴敦想劝又不知道怎么开口,转头看向王梓荣。

王梓荣道:“既然礼哥不愿意,帮主的事以后再说吧。反正这个位子给你留着,什么时候回来都可以。吴敦,我们先送礼哥回去。”

吴敦闷闷不乐地帮陈启礼般行李,王梓荣在他心里只算是有能力的义气兄弟,陈启礼才是真正的领袖。

其他堂主则是松了一口气,他们在陈启礼的时代只能算小头头,是后来王梓荣把他们提拔起来的。陈启礼对他们来说是精神领袖,王梓荣却关系到他们的实际利益。若陈启礼真答应回去做帮主,他们为了自己的地位,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陈启礼是聪明人,只看这些堂主的眼神就能猜出大半来,怎么会同意回去做一个傀儡帮主?

何况,陈启礼确实有洗心革面的意思。另外一个时空,陈启礼出狱之后,不少以前的小弟找他回去重振竹联帮,他都拒绝了,一心一意地做他的生意。

陈启礼出狱后做过搬运,搞过推销,一点一点的起步,几年之后居然生意越做越大,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

而当他事业有成后,不少以前的兄弟碰到难处,都来找他接济,遇到纠纷也都找他调解。陈启礼的仗义和公平,即便是与他敌对堂口的元老都要竖起大拇指,这才有后来八十年代,陈启礼出来振臂一呼,一盘散沙的竹联帮众纷纷归附,一些小帮小派携众来投。

只是,此时的竹联帮已经走上正轨,不再是一盘散沙,恐怕以后就没有陈启礼复出的机会了。

…………………………………………………………

片场。

“啊”钟镇涛在脚手架上猛地踩滑,一声惨叫声中,整个人都掉了下去。

落了两米多的高度,才终于被身上的保险绳拉住,吓得他一头大汗。

“拉着,快往上拉”作为动作导演的程小东也吓了一跳,幸好这几个镜头绑了绳子的。

工作人员手忙脚乱地忙活着,王梓钧建议道:“要不少用中长镜头,把那些危险动作拆开来拍吧。反正整部电影的卖点也不在这里。”

“不行。这些动作都是我们原先商量好的,要么不拍,要么就要拍好。”程小东坚持到。

王梓钧妥协道:“好吧,你是动作指导,你说了算。”

钟镇涛不是专业的动作演员,许多高难度动作都要找替身。在王梓钧看来,这些替身演员简直在玩儿命,实在是让他心有不忍。

这些动作戏拍得很慢,几分钟的戏,细嚼慢咽地整整拍了五天才收尾。

应付完一路跟踪的香港记者,王梓钧满身疲惫的回到别墅。

刚洗完澡,李京浩便上楼来问:“老板,外面有两个男的要见你。有个说自己是的副刊编辑,要不要轰走?”

“的副刊编辑?难道是来找我做专访的?”王梓钧想拒绝,又不好抹了金庸面子,便说道:“让他们进来。”

很快李京浩把人领进来,走前面的是个中年人,王梓钧隐约记得叫蔡炎培,是亦舒的好友,以前见过两次面。后面那人斯斯文文的,年轻得很,却不知道是什么来路。

“你好,王先生,冒昧打扰,请多多包涵。”蔡炎培不好意思地笑道。

“蔡兄请坐这位先生也请”王梓钧道。

蔡炎培介绍道:“这个叶辉,我们香港文坛的新秀才子。”

“叶先生好。”王梓钧点头道,心里却想着这两人今晚到底来干嘛。

王梓钧对香港文坛不怎么了解,却不知这二位以后的成就,蔡炎培做了三十年编辑,作品无数,后来还被提名了诺贝尔文学奖。而那个只比王梓钧大一岁的年轻人叶辉,也是日后香港文坛响当当的人物。

特别是蔡炎培,性格跟古龙差不多,是个性情中人,只不过比古龙收敛一些,没那么癫狂,前两年还和亦舒玩三角恋爱。

随便聊了几句,年轻的叶辉忍不住了,说到了来意:“王先生,实不相瞒,鄙人准备创办一份诗刊,想向你邀一篇诗稿。”

“我?”王梓钧乐了,“我哪会写诗啊。”

叶辉道:“王先生就不要妄自菲薄了。您的处女作中,那首可是流传甚广,还有的歌词也是诗意盎然。您写诗的功底,恐怕比不少所谓的诗人还要深厚。”

“不行不行,我可不会写诗”王梓钧连连摆手。

蔡炎培朝叶辉苦笑了一下,他是被叶辉强拉来做引荐人的,找王梓钧要诗,这本身就让他觉得有些搞笑。

叶辉沉默了一阵,看着王梓钧诚恳地说:“王先生,实不相瞒,这次向您邀稿,主要就是想借你的名气,为这本新诗刊增加人气和关注度。我知道你不缺钱,我也给不起太高的稿酬。我办这个诗刊,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要为如今凋敝的香港文坛做一点贡献。如果您实在不愿意地话,我也无法勉强。”

日后谈起香港,都说这里是一片文化的沙漠。但事实上,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坛,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涌现了不少高质量的文人。但从六十年代末期以后,内地“文革”时的极左文艺思潮对香港文坛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部分香港作家(主要是南迁作家,走现实主义道路的作家)的文学主体和审美意识淡化,作品出现主题先行、人物概念化和充满说教的流弊,令读者望而生厌。

同时,因为一些东南亚国家相继关闭华校,禁止华文刊物入境,以东南亚为主要市场的香港纯文学刊物销量锐减,难以为继,纷纷停刊,如创刊于五六十年代的、、等刊物都宣告不支而倒闭。

失去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