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耽美小说 - 大地主(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2

分卷阅读242

    程,运气不好,可能会找不到铺子,时间就会背耽搁下来,安子然确实想自己赚,但却不是现在。

任中霖很快就再次来到织心庄园。

虽然知道对方十之八——九不会拒绝他开出的条件,但是真正收到对方的消息时,他的心情还是激动了一下。

谈妥条件后,两人当场便签下了合作的协议。

价格也定下来了,比市面上的价格低一些,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安子然批给任中霖的布匹暂时只有一千匹,这一千匹将会分成五份运送到万福布庄五处地方。

织心庄园堆得满满的几个仓库一下子就用掉了连个库存,速度比安子然想象的还要快。

在他与任中霖签完协议后,其他布商终于反应过来了,不少人纷纷求上门,争先恐后想要挡织心布庄的代理布商,可惜他们晚来了一步,安子然和傅无天已经离开建府前往宝城。

宝城是他们第二个目的地,这个大城的繁荣和建府旗鼓相当,百姓的生活水平也相当高。

不过因为宝城和建府的距离不远,所以建府发生的事情,宝城这边早早便收到消息,譬如商会几个龙头老大,他们在宝城也有产业,所以这些人在安子然和傅无天赶过去之前便联合起来,准备将他们拒在‘门’外。

不过他们还是失算了,万万没想到万福布庄早就搭上织心布庄。

双方签订的协议中,织心布庄可以把棉布卖给他们,但是万福布庄要为织心布庄提供便利。

所以尽管商会联手将布街控制起来,万福布庄的速度却比他们更快,而且铺子还都是现成的,只等安子然和货物到达宝城,随时都可以准备开张。

宝城之后便是同和。

同和不如宝城和建府繁荣,在三大城中仅排名第三,但是放眼大亚,比同和更繁荣的城镇却也没多少。

万福布庄在中间起的作用确实很大,短短两个月内,织心布庄的名号便在红州渐渐打响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已经知晓棉布的存在,假以时日,棉布必会成为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之一。

随着棉布的名声越来越大,昌州的织心作坊也渐渐被人知道。

不过在安子然和傅无天离开昌州那段时间,昌州的棉布市场在管夙和邵飞的努力下也渐渐占据一席之地。

因为没有万福布庄这条便利的线,所以昌州那边发展得比较慢,但是由于昌州是棉布的生产基地,还有工人们口耳相传,所以尽管很多人还没见过棉布,但是都已经听说过了。

等安子然和傅无天回到昌州的时候,已经能看到部分百姓身上穿着棉布做成的衣服。

人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崇明二十九年正月,这是昌州的百姓最期待的新年。

第一百九十四章战事爆发

崇明二十八年十二月末

在这个本该喜庆的日子,大亚的边关终于爆发了大战,容国的将领率领几十万大军袭击大亚的边关,镇守边关的军队措手不及,据传回来的情报,死伤不少。

崇明帝大怒,因镇守边关的将领是郁家的人,所以三皇子在朝堂上被牵连,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被崇明帝怒斥了几句,包括郁政父子。

本来形势就已经对他们不利,如今除了这件事,如果再不挽回,往后的夺位之争会更艰难,于是三皇子主动请缨前往边关,他本身是个嗜杀之人,但是这是他第一次出征,所以随行的还有郁伯飞。

因边关战事吃紧,所以三皇子连国宴都没参加就带着二十万大军和大批粮草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安子然和傅无天回来时恰巧遇到这支军队,身穿红色铠甲的三皇子骑着马从他们面前奔跑而过,铁蹄扬起漫天灰尘。

“王爷,三皇子能打得过容国的军队吗?”

安子然放下窗帘,看向靠着车厢神情懒懒的傅无天,虽说那个容国的狄解扬应该是个厉害的角色,但是三皇子看起来也不像是个简单的人物,特别是还没有人见识过他的本领,更加琢磨不透?

傅无天睁开眼睛,突然嗤笑一声,“傅元阳养尊处优多年,等他去了边关,他第一个难题便是要适应边关的环境,至于打仗的本事……呵,不是人人都有天赋,否则郁伯飞为何要跟过去?”

安子然了然的点点头,“不过他们一离开,朝堂上岂不是只剩下大皇子和二皇子两派相争,三皇子就不怕在他回来之前,夺位之争已经尘埃落定吗?”

“皇上可没那么快退位。”

傅无天说了一句显得意味深长的话。

安子然没再问。

君子城的气氛并未被边关的战事影响,对于百姓来说,接下来就是过年的喜庆日子,新的一年里,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笼。

这是安子然和傅无天离开君子城将近半年后第一次回来,期间一直是用书信通话的,所以尽管半年没回来,他们对君子城的局势仍然很清楚。

半年里,不少贪官jian臣相继落马,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大皇子,其次才是三皇子,至于二皇子,他做事滴水不漏,几乎没什么人能抓住他的把柄,崇明帝对这个儿子是越来越满意。

不过元气最伤的是大皇子一派。

蒲家投靠二皇子后,没过多久便爆出关于大皇子一桩秘闻。

那是五年前的事情,和益州的灾害有关,当时益州爆发过一次很严重的水患,大水淹没了很多村庄,情况很危急,后来崇明帝命户部拨出近百万两白银前往益州,然而这笔灾款却在到达益州后只剩下不到十万两。

那时国库还有点银子,所以崇明帝才会狠下心拨出百万两,但是随之而来,昌州也出事了,于是又从国库拨出五十万两,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银子,就是崇明帝也觉得心疼。

可是,益州和昌州的情况却没有改善。

两笔灾款最后落实到百姓身上的还不足二十万两,仍然有很多百姓死的死,伤的伤。

崇明帝大怒,命人彻查此事,后来揪出了不少贪官,抄了贪官们的家底,但是那些银子却没有找回来,去了哪里没人知道,崇明帝发了好久的脾气,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了。

实际上,两笔灾款大部分都落入了大皇子手中,那些被处斩的贪官不过是小人物而已。

蒲家父子手中掌握的正是和这件贪污案有关的证据,其实就是半本账册,上面详细的记载了这笔贪污的灾银的去处,虽然只有一半,但是却是足以证明大皇子的罪证。

当年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