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在线阅读 - 第348章 古文运动和改土归流

第348章 古文运动和改土归流

    羌人的分布很广泛,不仅仅是鄯州,在河西和吐谷浑地区,都分布着大量的羌人部落。

    除了羌人之外,吐谷浑地区还有鲜卑人、吐蕃人等异族。

    在陇右地区,异族永远都是一个话题。

    一封来自于北庭的急报,摆在李炎面前的也是同样的问题。

    如何管理边境的异族,这是所有中原王朝都要面对的问题。

    而陇右的情况更加的复杂,这更是李炎需要解决的。

    “殿下,这是从酒泉、张掖和武威送过来的公文。”刘宴捧着一叠公文,搬到了李炎的案前。

    这些公文都是玩家通过系统送上来的,李炎在王府成立了一个“录事房”的机构,有专门的玩家会将这些公文转录成文书。

    虽然刘宴和杨炎也很疑惑,为什么陇右的公文传递如此迅速。

    他们也只能归功于陇右发达的驿站体系了。

    李炎揉了揉眼睛,这次遇到麻烦的是北庭都护府刚刚转正的大都护曹令忠,突施骑向陇右归附,曹令忠不敢自专,于是请示陇右都督建宁王。

    刘宴在西州游历了一番后,正好遇到了巡游陇右的建宁王。

    在《新唐书》上见过刘宴名字的李炎,将这個神通出身的名人征辟到都督府。

    刘宴的职位是陇右都督府记室,干的就是文秘一类的工作。

    记室虽然是都督府最底层的文吏,但是能够经常接触到建宁王,也算是位卑权重。

    放下手里的公文,李炎有些头疼。

    他对着刘宴说道:“士安,你看看这些上书。”

    刘宴打开公文,这些都是都督府派驻在各地大员所上的公文。

    崔涛、曾牧、薛虎在内的知州级别的大员,都表示了对归化突施骑人的看法。

    看完之后,刘宴也和李炎一样,觉得脑袋像是浆糊一样。

    这倒不是这三位知州的上书多么晦涩难懂,他们的文字简单直白,不是朝廷公文那种四六骈文的形势,每一篇上书都是开宗明义,直接切入主题。

    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如何施行,写的非常的详细。

    刘宴知道,这是在陇右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公文形式。

    因为这种文公不是大唐朝廷常用的四六骈文,而更像是先秦时代诸子百家说理的散文。

    所以这种公文改革也被称之为古文运动,对应的就是自从汉代开始广泛在朝廷中使用的骈文,也就是今文。

    如果问刘宴支持不支持古文运动,他当然是支持的。

    四六骈文虽然朗朗上口,对仗工整,而且好的公文听起来气势磅礴。

    可是朝廷里不是所有人都是大文豪,很多官吏的文化水平不高。

    有些丈育的武将,为了能听懂朝廷的公文,还要带上一个读书人在身边。

    而且朝廷的法令都是用骈文来宣布的,百姓根本就看不懂也听不懂。

    一些无良的官吏,就会故意曲解朝廷的命令,用这种办法盘剥百姓。

    所以在陇右兴起的“古文运动”,刘宴是非常支持的。

    不过这三位知州所写的上书,要比先秦的古文还要简单明了,他们用了大量的图表和数字,来验证自己的结论。

    刘宴越是看,越是觉得心惊。

    刘宴一家也是官宦世家,他又是上皇钦定的神童出道,也见过不少的大人物。

    但是论见识和能力,这三位建宁王麾下的知州真的远超他见过的所有人!

    建宁王到底是从哪里搜罗到这些怪物的?

    而且陇右都督府内也是卧虎藏龙!

    刘宴好友杨炎的上司江伦,就被杨炎视为管仲桑弘羊一类的人物,恨不得对江伦顶礼膜拜。

    让李炎和刘宴头疼的,不是他们没有拿出方案。

    而且他们的方案都可以执行,也各有利弊。

    不过刘宴不愧是神童,他很快梳理了三封上书中的内容,理清了思路。

    李炎问道:“士安,你看着突施骑要怎么处理?”

    刘宴再次梳理了一下思路,谨慎的开口说道:

    “三位知州所上的方案,宴斗胆总结了一下。”

    李炎连忙说道:“快说说看。”

    刘宴一边说一边整理思路道:“薛知州的办法,就是汉代贾谊治安策中所说的‘以夷制夷’的办法。”

    李炎点点头,凉州知州薛虎的办法,就是留着主动内附的突施骑,让他们继续保持半独立的状态。

    若是以后陇右需要对回鹘或者西域用兵,就可以征召这些胡人作战。

    刘宴说道:“但是薛知州也说的很清楚了,西汉军力强悍,以夷制夷的办法好用。这些归附的胡人都能被控制在边疆地区,帮助汉王朝抵御外寇。这也是西汉自武帝后,几百年没有边患的原因。”

    “但是东汉再用这个办法就有些不合时宜了,东汉朝廷用内附羌人守卫边疆,却缺乏威慑羌人的军事力量,最后造成西北羌乱绵延到关中,永明羌乱甚至为祸四十年之久。”

    李炎点点头,以夷制夷,就是册封突施骑为内附的部落。

    然后遇到其他边患的时候,征召突施骑去打其他的胡人。

    这个办法可以说是简单直接,中原王朝玩了几百年年了的老招数了。

    李炎点点头,虽然这个招数是老招数,但是常用的招数往往是好招数。

    接受突施骑的内附,让他们继续留在原地,以后接受陇右征召,这是个不错的办法。

    刘宴继续说道:“曾知州的办法是移民实边,这也是太宗常用之策。”

    “曾知州的上书里,详细列明如今逃荒进入陇右的百姓人数。”

    “按照曾知州的计算,如果保持这个人口流入速度,那么不到两年整个陇右就无新的田可授了。”

    “就算是如今进入工坊的百姓增多,但是愿意放弃授田的百姓还是很少的。”

    李炎点点头,这就是华夏百姓特有的对土地执着。

    即使李炎在陇右发展工业,田地依然是从官员到流民都渴求的东西。

    可是安定的生活也让陇右人口爆炸式的增加,曾牧的估算虽然不严谨,但是大趋势肯定是没错的。

    刘宴说道:“曾知州认为,可以迁移百姓前往突施骑地区,愿意前往突施骑的百姓,都督府承担路费和沿途费用,并且可以授予更多的土地。”

    “那只需要一代人的时间,突施骑地区就和西州一样,变成大唐‘自古以来’的领土了。”

    李炎问道:“你说这是太宗皇帝常用的办法?”

    刘宴说道:“太宗取河西之地,就是移三辅和关西百姓实边的。后来攻灭了高昌国,也是用河西汉民充实高昌国的。”

    原来如此,那看来也是经过祖宗考验的办法了。

    刘宴说道:“实边的办法见效慢,但是效果好。缺点是会引发汉人和突施骑人的矛盾,说不定突施骑人会反复叛乱。”

    李炎点点头,曾牧也列明这个缺点。

    汉人移边突施骑,本来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突施骑人肯定会感到威胁。

    移到边疆的汉人,也肯定会和原本生活在这里的突施骑人争夺资源。

    这样的结果必然是突施骑人和汉人仇恨越来越大,早晚一天还会重新叛乱。

    李炎捏了捏太阳xue,明明突施骑人是归顺,竟然还这么头疼。

    刘宴继续说道:“崔知州的办法更进一步,他命名为‘改酋归流’,这个名字真的贴切啊!”

    “崔知州建议殿下将突施骑的可汗和各部落首领头人,都接到沙州厚养之。”

    “突施骑人还留在原地,都督府派遣官吏,在突施骑地区建立唐制。”

    “再派遣学官在突施骑地区兴办汉学,这样就能让突施骑人汉化,变成河西之地羌人那样的大唐子民。”

    “宴以为,崔知州这才是上策!”

    “不过。。。”

    李炎问道:“不过什么?”

    刘宴说道:“上策是上策,可改酋归流的难度很大。”

    “迁徙突施骑酋长头人入沙州容易,毕竟突施骑人是主动求归附的。”

    “但是要在突施骑地区改酋归流,那可就不容易了。”

    “执政者若是宽了,突施骑人不学习汉学,依然逐草而居,都督府花费人力物力,也无法让突施骑人归心。”

    “执政者若是严了,图示其人又会觉得是殿下压迫他们,弄不好有人振臂一呼,突施骑又要反了。”

    “执政者必须要宽严相济,才能推行改酋归流之策啊!”

    李炎点点头,清廷实行“改土归流”,用的是雍正得力干将鄂尔泰。

    鄂尔泰能文能武,用的也是剿抚并进的办法,先是打掉了云贵几个带头反抗的土司。

    接着又不断的抚恤剩余的土司,保证他们的财富,再向各个土司推广改土归流,让他们交出权力,接受大清的流官管理。

    虽然李炎不喜欢辫子戏,但是改土归流确实解决了困扰中原千年的云贵土司问题。

    说到底,还是人才啊!

    崔涛如今在张掖,实在抽不出身来突施骑。

    剩余的玩家中,也不知道有没有能推行改土归流的玩家。

    李炎终于明白,自家祖宗李世民看到科举的考生,产生的“天下英才进入瓮中”是多么的得意。

    陇右急需能主政一方的人才啊!肥鸟先行的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